起底私募规模激增之谜 传统企业家、机构资金暗涌股权投资
短短3个月,私募基金规模就增长了1.74万亿元,这在资管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三季度私募基金规模激增的主要原因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快速崛起。
根据私募外包机构海峰科技的统计,截至9月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认缴规模为5.19万亿元,较6月底增加了1.32万亿元;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认缴规模为2.53万亿元,较6月底仅增加0.24万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大增与7、8月份私募“保壳”有一定关系,但更是股权投资价值凸显的一个缩影。在股市、债市缺乏投资机会的背景下,一些资管机构加大了一级股权投资业务的力度。同时,以传统企业家为代表的高净值客户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新经济”,及传统金融机构加大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布局,也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迅速膨胀。
私募突击保壳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771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1230只,认缴规模8.57万亿元,实缴规模6.66万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截至6月底,私募基金认缴规模还仅为6.83万亿元。这就意味着,仅在三季度的三个月时间里,私募基金的规模就增长了1.74万亿元。
私募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引发舆论关注,甚至有观点认为已经直逼公募基金规模——截至9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合计8.8万亿元。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三季度私募基金规模激增,主要是因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快速崛起。海峰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认缴规模为2.53万亿元,较6月底增加0.24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认缴规模为5.19万亿元,较6月底增加了1.32万亿元。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三季度的快速增长,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与7月、8月份的私募保壳行为有一定关系。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月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新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不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临近8月1日大限时,不少私募火线备案其首只产品,其中不少是私募股权基金。海峰科技的统计数据亦显示,截至6月30日,私募股权基金的认缴规模为3.97万亿元,到7月15日就增加至4.08万亿元,7月29日进一步增加至4.31万亿元,到8月1日,规模达到4.36万亿元。在7月份发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有868只是其管理人第一次发行产品并且后续再没有发行新产品。
传统企业家拥抱新经济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季度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爆发式增长,更是股权投资价值凸显的一个缩影。某知名财富管理公司业务总监透露,今年以来,股市难现投资机会,固收领域风险加大,因此加码股权投资业务力度。海峰科技的统计数据亦显示,另一家知名财富管理机构通过旗下多家公司布局了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委托贷款、影视基金等业务,在今年三季度,该公司旗下的私募股权类基金规模大幅上涨,增长势头远超私募证券基金产品。
对此,该财富管理机构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重工业化到达一定程度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将发生调整,技术的创新、民众财富的增加,导致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向“游、乐、购、医、养老”等领域进行转变,以技术驱动、模式创新、消费升级、轻资产、高估值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正在经历高速发展,以互联网、TMT、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经济将成为下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增长点。对于以传统企业家为主的高净值客户来说,与新经济的崛起共舞的是新的投资机遇和财富管理理念。他进一步表示,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推动新经济崛起的重要基础是以PE/VC为代表的资本力量。中国未来五到十年,股权投资是历史性的机会。
机构资金青睐股权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机构资金也开始对私募股权投资青眼有加。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增多是今年PE行业的一大特点。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独特优势,而私募股权基金的期限较长,险资在设立并参与私募基金项目时,对其优化资产配置、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经历了监管层的逐步放开,保险公司目前可进行直接投资、作为LP或GP投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房地产基金。
此外,银行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规模也有望扩大。业内人士透露,早前银行资金一直是曲线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如商业银行偏向在香港设立境外投资子公司,然后在境内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此模式曲线落地,更多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则通过走通道的方式间接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允许有条件的银行设立子公司从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通过并表综合算大账的方式,用投资收益对冲贷款风险损失。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种情况显示,传统金融机构资金涌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的时代已经到来。发达市场经验显示,股权投资几乎都是大机构的阵地,顶级的管理人一般只接受来自机构客户的资金,个人投资者已经无法进入。在国内,随着PE/VC的逐渐成熟,个人投资者的窗口期也将逐渐关闭。
上一篇:银行理财亟待回归资管本源